枣梆,山东省菏泽市地方传统戏剧,***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中文名枣梆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非遗级别***遗产编号Ⅳ-120遗产类别传统戏剧申报地区山东省菏泽市枣梆原名“本地储”,系山西上党梆子流入菏泽后,受当地语言影响逐步演变发展而成。
枣梆戏发源于梁山县拳铺镇方庙村,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属于古运河文化的产物。绪初年,山西有个上党梆子“十万班”来鲁西南地区演出,历时一年之久,鲁西南地区会喜欢唱戏的人纷纷到“十万班”,拜师学艺深造。接着,从河北临铭关来唱“泽州调”的演员与鲁西南老艺人们又经过多年的探讨、研究,发掘了流传在皇宫的曲子和民间小调融合在唱腔里面,形成了一个比较完美的、别具一格的剧种。到了清朝末年,枣梆戏已发展到了河...
枣梆《珍珠塔》剧照枣梆,山东省菏泽市地方传统戏剧,***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,菏泽专署已拥有菏泽专署人民剧社二组、郓城县文娱剧社、梁山县大众剧团三个专业枣梆演出团体。
枣梆是一个古老的剧种,代表着菏泽地域的鲜明特色,现为山东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是***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清光绪年间(1875年),山西上党梆子“十万班”来菏泽、郓城一带演出,流动达一年有余,当地人对这一剧种喜爱有加,遂组成班社学唱,且聘请山西职业艺人授艺。
□吴济夫枣梆是山东地方剧种之一,诞生于鲁西南地区,其源头在梁山县。当时的枣梆戏,**于山西上党梆子的几个唱腔板式,还不够完善,后有山西泽州调加入,鲁西南的老艺人不断发掘、吸收本地剧种中的古皇宫曲子和民间小调融合在枣梆唱腔里,使之渐趋完美、**特色、自成体系,当地俗称“梁山呕”。
已经到底了~